华体会hth·(中国)官方网站
总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滨湖路26号佩尔中心2栋9楼
电话:027-87269988
生产基地:湖北省潜江市总口管理区红东垸路9号
电话:0728-6203456
网址:www.sangomienbac.com
华体会hth·(中国)官方网站
总部地址: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滨湖路26号佩尔中心2栋9楼
电话:027-87269988
生产基地:湖北省潜江市总口管理区红东垸路9号
电话:0728-6203456
网址:www.sangomienbac.com
行业政策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明确: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低碳要求。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健全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绝大拆大建。
中办 国办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明确: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重点推动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不断提升构件标准化水平,推动形成完整产业链,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明确: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推广钢结构住宅,推动建材循环利用,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强调: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能源、工业、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和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明确: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或挂牌融资。
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选择北京、上海、重庆、杭州、广州、深圳6个城市为首批试点城市,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通知》明确:进一步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制定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投诉处理办法,加强大型企业应付账款管理,对滥用市场优势地位逾期占用、恶意拖欠中小企业账款行为,加大联合惩戒力度。
国新办《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发布会指出:“十三五”期间,累计建成装配式建筑面积达16亿平方米,年均增长率为54%。其中,2021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了20.5%。2020年全国新开工钢结构建筑1.9亿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46%,占新开工装配式建筑的比例为30.2%。其中,新开工的钢结构住宅约1200万平方米,较2019年增长了33%。
军委后勤保障部下发推进军队营区绿色低碳建设指导意见明确:到“十四五”末,新建建筑普遍达到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具备条件营区全部实行物业社会化管理、驻城市部队绿地率不低于25%、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35%以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应急管理部联合发文强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口以下城市严格限制新建1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严格限制新建25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不得新建500米以上超高层建筑。实行超高层建筑决策责任终身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绿色建造技术导则(试行)强调,绿色建造应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工程策划、设计、施工、交付的建造全过程,充分体现绿色化、工业化、信息化、集约化和产业化的总体特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发布《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及生产安全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淘汰目录(第一批)》的公告。目录共淘汰22项施工工艺、设备和材料,其中,竹(木)脚手架和现场简易制作钢筋保护层垫块工艺被禁止,门式钢管支撑架被限制。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指南的通知,内容包含基坑、模板支撑体系、脚手架等九类工程。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因地制宜探索城市更新的工作机制、实施模式、支持政策、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引导各地互学互鉴,科学有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国家发改委等十部门印发全国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导则明确: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广装配式建筑、节能门窗和绿色建材,推进绿色施工。
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自然资源部等三部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粗钢、水泥等重点原材料大宗产品产能只减不增。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明确:加快智能传感器、射频识别(RFID)、二维码、近场通信、低功耗广域网等物联网技术在建材部品生产采购运输、BIM协同设计、智慧工地、智慧运维、智慧建筑等方面的应用。利用物联网技术提升对建造质量、人员安全、绿色施工的智能管理与监管水平。
生态环境部18部门印发《“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明确: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落实建设单位建筑垃圾减量化的主体责任,将建筑垃圾减量化措施费用纳入工程概算。以保障性住房、政策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建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序提高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驱动力,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优化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加快绿色低碳科技3革命,培育壮大工业绿色发展新动能。
民航局印发推动民航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加大装配式建筑应用比例。机场航站区和工作区的建筑按不低于各地装配式建筑实施要求执行。鼓励具备实施条件的直属单位建设项目优先选用装配式方式建造。拓展飞行区装配式应用场景,鼓励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采用装配式建造方式。挖掘装配式产业体系资源,充分利用当地装配式构件智能制造生产线及信息化工厂生产机场装配式构件。
高层言论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强调,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实践和理论的统一,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我们要深入领会《决议》精神实质,把高质量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环节。
过去40多年的高速度、大规模建设,粗放式的发展积累了大量风险隐患,如地下管线老化、底数不清等问题突出,城市内涝、燃气爆炸等灾害事故并发多发,迫切需要更新改造,推进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要从五个方面推动工作,推动各个城市建设城市信息模型平台,推动智能化的基础设施改造,推动智慧社区的建设,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和智能网联汽车的联动,推进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的协同推进。
我们倡导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与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城市更新相协同的新型建造方式,是通过新一代技术驱动,以工程全寿命周期系统化集成设计、精益化生产施工为主要手段,整合工程全产业链、价值链和创新链,实现工程建设高效益、高质量、低消耗、低排放的建筑工业化。勘察设计行业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建筑业质量转型的主力军。
智库观点
仇保兴:建筑脱碳潜力在于社区“微能源”系统。将风能、太阳能光伏与建筑进行一体化设计,同时利用电梯的下降势能和城市生物质发电,利用社区的分布式能源微电网以及电动车储能组成微能源系统。
黄奇帆:推动建筑产业数字化有三个关键要素。首先,要以客户个性化需求为出发点和归结点,客户体验决定了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其次,要以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过程的数字化、智能化;再次,要利用数字化技术,打通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实现信息协同和产业效率的升级。
吴硕贤:要达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建筑跟城规非常重要。推行绿色建筑本身可以减少大量的碳排放、节能,同时推行绿色建筑还能提高我们居住的品质,要朝着向健康居住、健康建筑来发展。
王铁宏:真正推动装配式发展,没有 EPC 是难以实现更好、更省、更快的,所以一定要突出 EPC,这方面中建科技创造了很好的装配式 +EPC 的经验,做到 EPC 下的装配式更好、更省、更快。
刘锦章:建筑业应推广以智慧供应链为代表的智慧服务。建筑业拥有5500余万从业者、几十万家企业,关联着上下游50多个行业,必须要有价值链和供应链思维,用数字化构建全产业链的绿色生态系统。未来,建筑业将朝着“平台化发展、产业链共赢”模式,构建产业发展生态圈,创造全产业的智慧服务。
毛志兵:发展新型建筑工业化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的有力抓手;当前,我国建筑业正在各类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工程中,结合各自工程特点,推动诸如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桥梁等建造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着工厂制造高效率、高品质、自动化的优势,这将大大降低资源消耗,为建筑业绿色发展打牢基础。
叶浩文:绿色建造的本质就是新时代满足“绿色”要求的高质量工程建设生产活动,是新时期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是对传统建造活动全过程、全要素的转型升级。
叶明:装配式建筑是最能体现技术进步与工业化优势的先进生产力代表,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是产业升级的内在要求。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建造方式的变革是传统建筑业向建筑产业现代化目标建造方式迈进的必由之路,已日益成为促进现代建筑产业发展的驱动力和方向标。
李丛笑:绿色建造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非常重要,绿色建造的产品最后一定是绿色建筑,既对环境有好处,又对人的舒适度、百姓幸福感也有好处。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面前,我们既要执行好绿色建造,同时也要通过绿色建造做出绿色建筑;并且不局限于绿色建筑建设,而要追求更大规模的绿色城区、乃至绿色城市建造。通过这条路径实施,最终实现中国的“碳达峰”“碳中和”。
郭海山:传统“等同现浇”装配式混凝土体系仍存在施工效率低、搭接钢筋消耗量大、结构造价偏高等问题。预应力与预制混凝土相结合的“干式装配”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两者高强度和高质量的优势,解决“等同现浇”装配体系的以上问题,同时还具有抗灾性能好、高效承载和节材环保的优点,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康庄:住建部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两份文件出台意义重大,为加快智能化、数字化技术融合应用打造智能建造产业,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持续、健康发展,全面促进建筑业转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胡育科:建筑工业化进程逐年提速,试点推进,示范引领。具有生态环保、质量卓越、抗震良好等优点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规模推广,并已成为未来新型建筑工业化的主角。
蒋明鳞: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体系,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策略与途径之一。发展绿色建筑体系,要从建筑物和构筑物全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都以绿色低碳为主要特征。
蔡成军:建筑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新发展阶段对工程建设标准化提出时代要求,新发展格局对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工作提出新命题。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统筹推进国内国际标准化工作。
孙 巍:设计咨询作为建筑产业链中的核心业务,对于推进我国建筑业在国际市场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对外设计咨询业务属于智力密集型服务,在开展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规、标准、习惯、文化差异,与国内设计咨询项目相比,存在政策风险、技术风险和效果目标风险。
林树枝:建筑产业现代化进程逐年提速,试点推进,示范引领。具有生态环保、质量卓越、实惠舒适等特点的钢结构装配式建筑,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大力推广,并已成为未来新建建筑的主旋律。
马荣全: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全社会和全行业的共同价值追求,一定要坚持建筑工业化方向,坚持机械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发展目标,把建筑装配化作为加速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通过工业化手段,实施设计、生产、施工、装配、装修一体化,实现建筑绿色制造“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续发展。
刘彦生:建筑工业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在国家层面已制定了大量的政策和指导意见,但整体上仍处于探索发展阶段,在技术、市场、运营、管理等各方面均存在不少亟须解决的问题,不过这是所有新技术发展都会经历的特定阶段,建筑业的未来一定是工业化。
张守峰:钢结构构件制作简便、加工精度高,现场施工精度高,为外围护墙和内隔墙的安装及装饰装修提供了方便,并且能有效提升住宅品质。钢结构住宅重量轻、抗震性能好,施工速度快,现场施工2~3天建设一层,结合装配化装修的穿插施工可以极大地缩短施工工期。
谷明旺:从近5年的发展情况看,由于掌握装配式建筑技术和管理的人才匮乏,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短板是“人才”,所谓人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就是工程师,另一方面是具体操作的一线工人。现实中由于惯性思维形成的“路径依赖”,依然采用“以包代管、层层分包、转嫁责任、切割利益”的管理方法,建筑的工业化转型升级就必然会失败。
李彪:在装配式建筑中引入BIM技术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和质量,使得施工单位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回报,也真正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建筑行业的创新高效发展。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也使得装配式建筑得到有效推广,能扩大其应用范围,使得建筑行业发展更智能。
周圣勇:模块结构体系核心是跨界将成熟应用于中国高铁节拼桥梁装配的后张预应力张拉技术和大型集装箱吊装、运输技术等,降维应用到住宅建造领域,用工业化的思维颠覆性地实现住宅建筑的全装配建造,可以“多快好省”实现住宅产业化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李旭禄:钢结构建筑有利于提高建筑抗震防灾能力,全面提升建筑质量品质,减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助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助力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同时,在当前主推的装配式建筑体系中,钢结构最适合推进建筑工业化、智能建造的建筑形式。
张明浩:装配式内装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助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是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家政策的持续推进,部品产业的持续发展,优秀示范项目的落地与验证,装配式内装一定会得到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丁国民:数字孪生是实现物理与信息融合的一种有效手段。而数字孪生车间的出现是实现物理世界与信息世界的交互与融合,实现智能制造2025、工业4.0、工业互联网、基于CPS的制造等的关键之一。
赵晓伟:装配化装饰克服了传统装饰难点与痛点,具备了工厂生产规模化、配套产品标准化及现场施工装配化等特点,工程质量更易得到保障;作业现场省时省力高效,材料环保性能优异,亦符合现代建筑绿色节能的标准要求,能较好地契合住宅精装房及公共建筑装饰的实际需要。
张裕照:装配式建筑实施过程应该严格按照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和标准进行设计、生产和施工,要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智慧和力量。
郑建敏:装配式钢结构技术应与低能耗建筑、健康建筑等多类型元素进行融合,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碳计核挂钩,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打造高性价比、高标准、高品质的建筑。
吴亚春: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的情况,努力探索工业化建造、数字化建造、智能化建造的定义、内涵、框架、核心方法和技术路径,掌握核心技术,实现转型路上的全面升级。
地方目标
北京市住建委等十部门印发北京市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2022年)明确:稳步推进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发展,大力推广钢结构建造方式,新建公共建筑原则上采用钢结构。2022年,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印发建筑业 “十四五”规划明确:合理布局装配式建筑,完善产业链建设,做好整体布局、建设产业平台、加大推广力度。
上海市印发《上海市装配式建筑“十四五”规划》明确: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到2025年,完善适应上海特点的装配式建筑制度体系、技术体系、生产体系、建造体系和监管体系,使装配式建筑成为上海地区的主要建设方式。
河北省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十四五”规划强调:到“十四五”末,城镇新建绿色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比例达到 100%,新建装配式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比例达到 30%。
河南省十部门印发完善质量保障体系提升建筑工程品质实施意见明确:充分体现绿色发展的理念,协同推进装配式建筑与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突出装配式建筑优势和特点,推行装配式内装,推广新型建造方式;开展装配式超低能耗建筑工程示范,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研究实践装配式农房建设。
辽宁省七部门印发辽宁省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到2025年底,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0%。全省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政策体系和技术体系基本建立,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培养一批智能建造优势企业。
黑龙江省印发“十四五”城镇住房发展规划明确:提高住宅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和全装修比重;推行装配式和全装修住宅。在权限范围内,进一步研究制定并落实好装配式建筑和全装修建筑在建设、经营等环节的税费减免和财政补贴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吉林省印发《吉林省绿色建筑创建实施方案》明确:2022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70%,到2025年,当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80%。国有资金投资(以国有资金投资为主)的体育、教育、文化、卫生等公益性建筑、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及市政基础设施等项目应率先采用装配式建筑。提升装配式施工水平,大力发展全装修,推行工程总承包,确保工程质量安全。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印发促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绿色发展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全区装配式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比例力争达到30%以上,其中,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主城区达到40%以上,其他盟市所在地主城区力争达到20%以上;到2030年,全区装配式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40%以上。
山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累计新增绿色建筑面积5亿平方米以上,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40%以上。
山西省印发《山西省绿色建筑创建行动方案》明确:2022年全省当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6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1%。
安徽省印发《安徽省“十四五”装配式建筑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各设区的市培育或引进设计施工一体化企业不少于3家,培育一批集设计、生产、施工于一体的装配式建筑企业,产能达到50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占到新建建筑面积的30%。
江苏省印发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同期新开工建筑面积比达 50%,成品化住房占新建住宅 70%,装配化装修占成品住房 30%。
陕西17部门共同推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新型建筑工业化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30%以上,城市中心城区住宅建筑实施全装修,适应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开发、设计、施工、监理和生产企业、设备、技术、人才等综合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甘肃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明确:推行低碳化生产生活方式。积极发展光伏、光热和风能利用等分布式能源,推行多能互补、安全清洁的城市供热供冷体系。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支持建设超低能耗和近零能耗建筑,建设低碳城市。
青海省17部门印发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意见明确:到2025年,西宁市、海东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其他各州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10%以上。
宁夏五部门发文明确:政府投资项目80%采用装配式建筑,2022年50%的政府投资项目实行装配式建筑进行建设,力争2023年80%的政府投资项目实行装配式建筑进行建设,且装配率不低于35%。
福建省九部门印发加快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实施意见明确:到 2025年,全省实现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
江西省“十四五”住房城乡建设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占新建建筑总面积的比例达到40%。
湖北省印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培育一批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和工程总承包企业。
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湖南省“十四五”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加快推进绿色建材产品评价认证,推进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
新疆1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自治区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2025年,全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到2025年,全区新增5个国家级和15个自治区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新建示范项目100个,形成涵盖装配式建筑设计、部品构件生产加工、施工安装、竣工验收、后期运营管理全过程的装配式建筑地方标准体系。
西藏自治区印发建筑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和绿色建筑发展,到 2025 年,全区城镇每年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当年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 30%以上。
云南省印发《云南省“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到“十四五”末,城镇装配式建筑和采用装配式技术体系的建筑占新开工建筑面积比重预期达30%。
贵州省“十四五”新型建材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推进建筑节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绿色建筑,要求新型建材产业加强绿色化、智能化、高品质和高性能的新型建材产品开发与推广应用。
重庆市印发《重庆市现代建筑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意见》明确: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全市新建建筑面积达到30%。
四川省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省新开工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40%;在市政桥梁、13综合管廊、城市轨道交通等市政基础设施项目中积极推行装配式技术,在施工现场办公用房、施工围挡、场地硬化、临时道路等临时设施中推广使用标准化预制部品部件。
广东省建筑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到2025年,珠三角地区城市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35%以上,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粤东西北地级市中心城区达到30%以上,其他地区达到20%以上。
广西印发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征求意见明确:到2025年,形成一批研发能力强、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创新能力、有能力辐射东盟和华南、西部省份的新型建筑工业化领军企业,全区装配式建筑项目建筑面积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
海南省发布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十四五规划2021-2025明确:到2025年末,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大于80%;建成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个;实现预制构件年产能供需平衡。
来源 | 建筑工业化装配式建筑网、钢构视界